2022 / 04 / 11
聽力保健_吃出好耳力 聽力保健從生活做起
戴上耳機享受音樂,是許多人打發時間的第一首選。眼睛用久了會痠、視力會變差,同樣地,一天24小時不眠不休、讓我們能聽見美妙聲音的「耳朵」,用久了也會累、上了年紀後聽力更可能會退化。所以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保護好耳朵、維持好聽力呢?

在雅文基金會「認識微聽損」網站中,這些正確用耳好習慣相信你我都不陌生,良好的習慣像是遠離噪音環境、不自行掏耳朵、耳機一天的聆聽時間不超過60分鐘等等,都是能立即在生活中改善的事情,只要身體力行,聽力退化的速度也會減緩。

此外,一些研究中也指出,維持健康的飲食有助於聽力保健,維生素攝取不足和不良的飲食習慣都有可能增加聽力損失發生的機率。其中,60歲以上的長者可補充富含葉酸(維生素B9)的食物,像是綠色蔬菜類的蘆筍、菠菜及胡蘿蔔、柳橙、豆類食物等,可以保護神經系統及血管功能,進而維持細胞正常代謝,維護我們的聽力系統。


當心!這些藥物讓聽力受損

除了前面提到補充維生素以外,還有一些我們不得不注意的藥物:耳毒性藥物。這些藥物和我們的聽力有什麼關係呢?若是長期服用、或是短時間內服用高劑量的耳毒性藥物,很可能會傷害我們的聽覺系統。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我不要吃到這些藥應該就沒事了吧?」「平常很少在吃跟耳朵有關的藥,」如果是這樣想,我們就要更加小心,家人朋友可能會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服用耳毒性藥物。 

目前研究上已知的耳毒性藥物包含了部分抗生素、抗癌藥、利尿劑及水楊酸類解熱鎮痛藥(如:阿司匹林)等。在聽力開始減退前,大致會出現下列幾點症狀,如:使人有暈眩感、平衡感失衡、耳鳴、耳聾等等。

在藥品分類上,除了「處方藥」需要醫師確立病因後開處方籤之外,「指示藥」及「成藥」是不需要的。因此,當我們想要在藥局自行購買藥品時,應多加了解「指示藥」及「成藥」的成份及其副作用。若發現服藥後產生耳朵不適或聽覺衰退感,要立即詢問藥師等相關專業人員,再看看是否需要做藥物調整,不要等到情況嚴重時,錯失了治療的黃金期。 

雖然食物並不會直接對聽力造成傷害,但若因為生病需要接受大量藥物治療而喪失聽力,對自己及家人都會造成許多生活及溝通不便。為了維持良好聽力、照顧好自己的耳朵,以後吃藥時,我們可以更加留意藥品的成份,避免誤用而傷害聽力,這樣不但能保有健康,也能維持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https://www.chfn.org.tw/news/index/1/1161